▲蘇狀師談娛樂產業之經理人V.經紀人

蘇思鴻 律師
發表時間:2025/10/18 11:08 32 次瀏覽

美國娛樂產業中經理人與經紀人之比較(以加州法為例)

項目 經紀人(Agent) 經理人(Manager)
⚖️ 法律地位 需取得州政府授權(如加州 Talent Agency License) 無需執照,可由任何人擔任
📄 法律定義 根據加州法:從事安排藝人受雇或演出機會之自然人或法人 無明文法律定義,屬契約自由範疇
🧑‍🎤 服務對象 藝人(actors, musicians, models, writers 等) 同上,但角色更偏向私人顧問
🎯 核心職能 安排演出、代言、試鏡、巡演等「受酬工作機會」 維護藝人職涯、情緒支持、品牌策略、生活協調
🚫 法律限制 未持照者不得從事經紀行為,違者合約可被判無效 不得越界從事經紀人職能(如安排演出)以免觸法
💼 合約角色 通常與藝人簽署正式經紀合約,佣金比例受規範 合約彈性大,可由親友擔任,無固定格式
🎵 音樂產業例外 經理人可協助藝人洽談唱片合約(例外條款) 可涉商業談判,但不得安排演出
📚 文化印象 專業、制度化、具法律責任 靈活、親密、常由親友擔任(如《Entourage》角色"E")

請參蘇狀師談娛樂產業之經理人V.經紀人
 

  • 加州法對「經紀人」有明確執照要求,違法者可能面臨合約無效與罰則。

  • 「經理人」則屬契約自由,法律不加干預,但不得越界從事經紀行為。

  • 經理人與經紀人角色常有重疊,實務上需清楚界定職能與合約內容,以避免法律風險。

  • 對律師而言,若欲涉足經理人角色,應避免安排演出等行為,並以法律顧問身分提供服務。

蘇思鴻 律師

  • 聯絡電話: 0920235793
  • 執業年資: 5年以上
  • 蘇律師事務所
  • online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