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級

李昱宗 律師

102臺檢證字第10913號
  • 性別:
  • 語言: 中文、台語、英文

獲得感謝 233 則

獲得收藏 18 人

專業領域

  • 專業領域1
    智慧財產

服務區域

台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基隆,屏東

資格背景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班公法組肄業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士

【經歷】
立委服務處諮詢律師
議員服務處諮詢律師
里民活動中心諮詢律師
艾思維特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長
昱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法務專員
明日科技法律事務所律師
日龢法律事務所律師
群策法律事務所實習律師
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訴訟輔導科

發表著作

期刊
《「購買」或「贊助」?-淺論回饋型群募相關法律爭議》,台灣經濟研究院,2019年4月號「全球早期資金趨勢觀測」報告。

新聞採訪
2019年6月1日,蘋果日報,【法律問蘋果】1樓樹木擋到2樓窗戶 可以修剪嗎?
律師成就
  • 最佳解答 69
  • 回覆次數 832
  • 總諮詢案件 810
其他專長領域
遺產.繼承.贈與 企業商務 行政訴訟 婚姻.監護.家事 網路新創

註冊於 2019-05-06
個人主頁被 64,790 人瀏覽

全部案例分享 0
服務項目 一般費用 法律圈優惠價 說明
  • 2 回覆
    1489 觀看
    証據不足,被判性侵罪
    感謝律師回答

    您好: 1) 妨害性自主罪章的樣態很多種,不一定會涉及物理強制力。而且您提到未成年,這也會是一個重點,例如與未滿16歲之未成年人性交,即使對方是同意的,仍然是觸犯刑法的行為。 2) 但目前已經確定、執行,故只能建議您提供各審級法院的判決,回頭檢視檢察官起訴弟弟何種犯罪行為,以及法院認定的依據為何,看其中是否有瑕疵支撐申請再審。
    2020/03/24 16:21
  • 2 回覆
    3260 觀看
    臉書幫人截圖留證據

    您好: 1) 依您所述,似無違反個資法的問題。 2) 如果是在公開或多數人群組中,且您的FB帳號可和您真實身分連結,即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
    2020/03/23 16:50
  • 1 回覆
    1066 觀看
    高薪低報 薪水少給

    您好: 1) 依您所述,法人格應該為同一,因此您說的"新"公司就是"舊"公司,改名、變更負責人並沒有改變法人格,因此您要告的還是這個公司。 2) 民事起訴狀,公司負責人以現在登記者為準。除非您認為當時負責人有侵害您的甚麼權利,您就另外把舊負責人列被告。
    2020/03/23 12:32
  • 4 回覆
    3780 觀看
    被狗咬

    您好: 1) 依您所述,如果您確實已在時間內提起過失傷害告訴,建議您向檢察官說明案件發生始末,及有哪些證據可證明對方的過失,比如路口監視器、當天同行的證人,如果您可以自行整理、清楚陳述,此部分未必要請律師撰寫書狀。 2) 但如果對方在刑事程序中始終不願意跟您和解而檢察官最後起訴,您可能就要委請律師撰寫刑事附帶民事的書狀,這部分涉及請求項目、法律依據的涵攝,會比較複雜。
    2020/03/23 12:26
  • 3 回覆
    2520 觀看
    創品牌後因觀念不合拆夥,期間所有設計圖及材料如何算?

    您好: 1) 建議提供LOGO讓與契約參考判斷。 2) 依您所述應屬共同創作,雙方都有著作權,會變成誰佔有比例多少問題。 3) 商標與著作是兩件事情,對商標擁有所有權,與和其他圖面的著作權歸屬無關,還是要回歸該圖面的歸屬。原則上還是建議您如果可行還是要以協議書約定清楚,免得您頭洗下去,將來對方卻跑出來主張侵權時會更難處理。
    2020/03/23 12:24
  • 3 回覆
    2520 觀看
    創品牌後因觀念不合拆夥,期間所有設計圖及材料如何算?
    感謝律師回答 最佳律師回答

    您好: 1) 您的問題牽涉到"誰"為著作權人,到底是甲或乙,或者是公司(如果有成立的話),須回到合夥契約或股東協議、和公司間的契約而定。 2) 如果沒有成立公司,圖又是乙一人獨立創作,當初合夥協議也沒有約定,那麼圖就係乙一人享有著作財產權,當然乙可以自行使用。 3) 合夥期間的費用,原則上是合夥財產負擔。現在散夥,如何清算依據合夥關係、合夥契約來決定。 4) 建議散夥時可以簽署協議書,訂明著作物的著作權權利歸屬,以免日後發生糾紛。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如商標申請等方式保障甲方權益,但須您提供完整的背景事實始有辦法提供具體建議。
    2020/03/23 10:50
  • 2 回覆
    1015 觀看
    監護權改定
    感謝律師回答

    您好: 1)您確實可以向法院聲請改定監護。 2)法院會調查小孩跟您或跟對方,以何者比較有利,並依此為判決依據。依本所之前承辦過的類似案例,如果您的疾病狀況,客觀上已不適合擔任監護人,法院應該會認定由對方擔任。
    2020/03/23 01:31
  • 2 回覆
    1899 觀看
    網路匿名控告

    您好: 1)如果從對方發表的內容中可以特定他指涉的對象為您,您就可以主張已構成公然侮辱或誹謗。 2)匿名是檢察官要負責偵查出犯罪行為人的,只要有構成犯罪、您也有提告,那麼檢察官就應該要找出這個被告。 2)
    2020/03/23 01:24
  • 7 回覆
    2063 觀看
    有關肇逃的部分想請律師協助處理

    您好: 1) 現階段您應該是爭取緩起訴。 2) 建議與對方達成和解,並以此向檢察官請求做成緩起訴。 3) 此類案件委請律師除了在法庭上代您向檢察官作辯護的主張,也可以幫您維護整個案件、和解、保險公司理賠進行狀況,並避免發生意外狀況。
    2020/03/20 21:03
  • 1 回覆
    1439 觀看
    買賣帳號有法律責任嗎?
    感謝律師回答

    您好: 1) B自己找A討,因為A和B之間的事與您無關。 2) 至於A能不能找您討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如果您事前就有跟A說明白,那麼您沒有違約的問題,您也不對A負賠償責任。
    2020/03/20 20:58
  • 1 回覆
    3769 觀看
    客戶提供圖片讓我製作客製化商品是否侵權

    您好: 1) 如未經著作權人授權,而有"重製"成商品的行為,即會構成著作權法上的民刑事責任,而須對著作權人負賠償責任。 2) 建議您與客戶間的契約,要約定客戶擔保提供給您的素材不侵害他人權利,以免將來對他人賠償卻無從轉嫁。
    2020/03/20 20:56
  • 4 回覆
    1913 觀看
    散布猥褻圖片 轉傳者 非第一手
    感謝律師回答

    您好: 1) 您可能構成刑法散佈猥褻物品罪,建議您委請律師辯護、擬定有利於您的訴訟策略。 2) 如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可向檢察官請求給予緩起訴。
    2020/03/20 20:50
  • 4 回覆
    2513 觀看
    如被威脅公開個資及私照即違法嗎?
    感謝律師回答 最佳律師回答

    您好: 1) 對方威脅您的行為可能已經涉犯刑法恐嚇罪等罪嫌,建議您依法提起告訴。 2) 如當初圖片,您並不是賣斷給對方,您似可以依個資法請求對方刪除。如果確實有與對方交易圖片,則要回歸雙方契約約定才知道如何處理。
    2020/03/20 20:47
  • 3 回覆
    1066 觀看
    離職行銷員工有簽競業禁止條款,離職後仍至同產業擔任行銷工作

    您好: 1) 據您所述,貴司約定的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很可能是沒有效力的。 2) 如欲拘束員工離職後競業禁止,即使僅限於同業,除必須具有保護之必要性外,也必定需給付補償。
    2020/03/20 20:42
  • 3 回覆
    1863 觀看
    在youtube被罵「傻逼」

    您好: 建議您直接截圖然後至警察局報案提告,對方行為已可能構成公然侮辱。
    2020/03/20 20:37
  • 2 回覆
    1141 觀看
    公司轉讓 舊公司目前已歇業

    您好: 1) 依您所述,似乎只是公司更名及變更負責人而已,故法人格仍然同一,因此這家"新"公司,等同於"舊公司",類似王小明改名成王大明,都還是同一個人,身分證號碼也相同,因此您仍然可以直接對這家"新公司"主張民事上的請求。 2) 至於刑事責任部分可能需要您敘述更具體的事實才有辦法知道有無提告刑事責任的可能、又當以誰為被告。
    2020/03/20 20:36
  • 5 回覆
    1987 觀看
    免除扶養義務
    感謝律師回答

    您好: 1) 建議盡快向法院聲請免除或減輕扶養義務,否則依目前法律規定,將來社會局可以直接強制執行您兒女名下的財產。 2) 如果前夫從來沒有盡過扶養義務,實務上不少判決都認為可免除扶養義務,如果是只有短暫養過一陣子,實務上也有免除扶養的例子。
    2020/03/19 19:24
  • 4 回覆
    2245 觀看
    遊戲

    您好: 1) 您的行為實務上認為是公然侮辱的行為。但因為遊戲中為虛擬身分,未必能與現實生活中真實身份連結,因此實務上多認為不構成刑事公然侮辱罪責。 2) 但民事侵權行為責任部分仍可能構成,具體慰撫金賠償金額,法院會視雙方社會地位、收入而判決。
    2020/03/19 18:59
  • 3 回覆
    1467 觀看
    毀謗

    您好: 如果您說的不是假的而是事實,或者有錯誤,但您已盡合理查證義務,那麼尚不會構成誹謗的刑責。
    2020/03/19 18:55
  • 2 回覆
    1399 觀看
    網路購物購買之後不給退貨

    您好: 1)因是在網路購買,且非訂製,本就可以主張依消保法規範,無條件退貨。 2)加上您未成年,母親拒絕承認契約,也可以此主張無效而退貨。
    2020/03/18 21:34